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翌日,天色尚未大白,因昨日暮雨还阴着的天,还没有放晴的迹象。
东宫左殿,寝居内,贵为当朝太子的真夜皇子正在侍童的协助下更衣。
这一日是临朝日。
与其他皇子身分职权不同,身为太子,平日在学习储君课业以外,还必须每五天参与一日国事的朝议,辅国参政。
睡眼惺忪,任人穿戴朝服的他,边打着呵欠,边觑着纱帘外昏暗的天色。
“带缘。”真夜因刚睡醒,声音还有些沙哑地唤了声正为他束发戴冠的小侍童。
“殿下?”带缘先理好太子上朝礼装与朝冠,而后恭敬地立在一旁,等候主子进一步询问。
停顿片刻,真夜方问:“龙英回来了么?”
闻言,带缘一愣,直觉回道:“殿下昨日不是才让龙护卫护送黄家公子返家?”只隔了一夜,主子不是忘性又起了吧?
“啊,是么?”真夜轻哂,低声喃喃:“才一夜啊”不再提起这事,只稍扯了扯鬓间发绺,对带缘说:“弄松点,太紧了。”
身量不够高的带缘连忙站上板凳,却只稍稍调整了真夜朝冠,并没有为他松绑束发。
“劳烦殿下忍一忍,殿下发质细软,不束紧点,有些发会散落下来,看起来不够庄重,上回皇后娘娘见了,便交代小的要谨慎点。”
真夜觑他一眼,只淡声道:“弄松点。”
见带缘露出为难的神色,真夜徐声又道:“不弄松点,怕等会儿我忍不住,就动手全拆了。”
带缘十分无奈,只得再为真夜调整束发。“殿下,这样可以了么?”
“再松点。”
“再松就束不住了。”太子殿下的头发真的细软如孩童的啊。
所以才不爱束发,头皮会扯疼哪。真夜微抿了抿唇“可以了。”
这“可以”的接受程度,已经使他的朝冠不那么端正,部分发丝溜出冠弁,使一个应该肃穆庄重的储君,看起来多了份玩世。
若非天朝皇子正规礼装以玄色为基色,稍稍压制了太子那浑然天成的风流气韵,只要再摇把扇,就可媲美京城街市上那些寻欢冶游的纨絝子弟了。可惜这主子生在皇家,不是寻常百姓,这辈子要想做个风流公子,怕是有些难。
“我的扇呢?”真夜突然又问。
带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提醒道:“殿下不是已经把随身玉扇送人了?”
真夜又是一笑。“再随便拿把扇过来。”反正他扇子真的多到用不完。
带缘满脸为难。“可殿下,今天是临朝日呢。”
虽然摺扇自海外引进民间一段时间了,但当今帝王对于这种外国来的商品并不是很喜爱,甚至有一点反感,因此官员们一般在上朝时,是不会带扇子在身上的。
只不知为何,有些官员每回送礼来总少不了一把扇子,使得东宫里的扇子多到几乎可以开爿扇子店铺了。每回殿下见了那些礼品,却只是笑笑地要他收下,还说人家好意,不收下,心里过意不去。
真夜觑了小侍童一眼。
“带缘,以往陪我入宫,都只在奉天殿外候着的吧,也难怪会不知如今朝中官员以争相带扇,我这玉扇太子若不带把扇在身边,是会被人调侃的。快去取扇。”
“是。”带缘赶忙去邻室取扇,忍不住边想:这世道未免变得太快了吧!明明四天前,还听说有位带了扇入宫的官员被训斥了一顿的呀。
王宫里,平时朝臣与君王议政,皆在奉天殿。
殿旁徒步可及,有待漏院,供官员们在此稍事休憩,等待五更天时的早朝。
五更未到,三省六部的官员,已经在待漏院中等候;五更前一刻钟时,官员们纷纷转往左近的奉天殿走去,正好遇上了乘轿而来的东宫太子,部分官员不禁多瞧了几眼。
太子贵为储君,不须在待漏院中等候上朝,临朝日时,都是直接乘轿进宫。
轿才停妥,走在轿旁的侍童低声唤道:“殿下,已到殿前了,请下轿。”
半晌,轿中并未传出回应。
辟员们见那侍童又唤:“殿下,请下轿。”
轿中阒然无声。
越来越多的官员瞧见这一幕,纷纷停步观望。
察觉到官员们的目光往这方向投来,带缘有些紧张地想:主子该不会遁地溜掉了吧?可方才这轿子也没一刻停下呀。
情急之下,他微掀起轿帘,往内偷觑。
天色尚暗,在周围宫灯照明下,见太子还好端端在里头,只是头往右侧肩歪了一边,貌似了无生息。
带缘愕然一惊,若非声哽喉间,登时就要喊出:“太子遇刺了!”
不然怎么一动也不?!
心里才慌张地想着,却见真夜微掀眼皮,歪斜的头颈慢慢扶正过来,见带缘一张圆脸探进轿帘里,满是惧意,他眨了眨眼,直觉一笑。
同沐?
见少年一脸为难,太子体贴地劝解:“我知道出身官家,黄翰林在朝中极得礼遇,令堂又是名门之后,传闻也是一位才女,身为长子,想来惯受宠爱,要来服侍我做这些卑微的仆从之事,是委屈了。但我毕竟是个太子,倘若连沐浴、更衣、束发这些琐事,都样样自己来的话,说好听些,是事能躬亲,没有娇气;说实在些,却是抢了仆从们饭碗。身为东宫之主,我自不能让底下人无事可做,久而久之,养成了一副娇生惯养的脾性,这点,还要请多担待。”
“殿下误会了,梨江并非不愿服侍殿下,只是——”
“只是如何?”很好奇的看着少年,一脸愿闻其详之貌。
“只是家训严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必须自珍自重,不可与人同浴,也不可与人袒身相对,以免有辱斯文。”
太子眼底闪过一丝好奇。“是谁如此教导的?”
“家母出身兰陵,毕生端礼,梨江自小受家风影响,不必人特别教导。”
“兰陵难道令堂本姓汴梁?”天朝女子出嫁后,往往改从夫姓,因此一般女子在家谱中是见不到本来姓氏的。
早些听闻黄翰林的夫人是南方人,也有才女之名,却没仔细打听过黄夫人的出身,以为只是寻常世族之女,没想到竟有可能是前朝礼学世家、那世居兰陵的汴梁后裔!
也该怪天朝婚娶嫁制,民间女子一旦择订婚配,就必须抛弃本姓,改从夫姓,好在死后魂灵能顺利进入夫家宗祠,得到祭祀,因此他没料到
再看看少年进退有度的举止,想来,小梨子在他面前能这样不卑不亢,却又不至于失了该有的礼数,或许即是家学渊源?
听见太子说出”汴梁“俩字,黄梨江诧异的看着太子,反问:“殿下知道兰陵汴梁?”
“唔,似曾听人说过。”太子含糊地说。
“这姓氏并没有录写在国朝千家姓氏谱当中,殿下怎会知道这个古姓?”除非是阅书无数,有不凡见识的人,才可能知道这个姓氏的来历但,太子却说他“似曾听过”这有些古怪。
少年质疑的眼神,让太子不禁一笑。
“知道世有汴梁,很不寻常吗?小梨子不也知道这个姓氏,不然怎么一听我说起,就有如此大的反应?”
“我从小喜欢翻读古史,自然是知道的。”他谨慎的回答。
“也对,黄翰林在朝中任官,又入过太学,要取得古史一读,不是难事。”
汴梁一氏行事低调,在改朝换代之际,曾被天朝的开国君王聘入朝,欲借重汴梁在礼学上的长才,重新制订新朝纲的规仪;但身为前朝遗民的汴梁氏却以国破为由,拒绝入朝,从此隐在民间,不知作何生计,迄今数百年来,渐渐地,便鲜少被世人提起。
见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