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依然深深记得杜甫写于战乱的一首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我想我生活在太平盛世,我不须写家书。
我家乡的曾国藩以其家书中儒家文化精神“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名扬天下。他的家书不仅影响了他的后代,他的后人自他而下,子孙中杰出人物层出不穷,而且也影响了世人,从而让他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时代,取得生命的永恒。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他们教育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家书,在家书的字里行间体现着浓浓的亲情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和治学。我想我还没有当父亲,应该不要写家书。
然而在这个通讯工具极为发达的21世纪,书信已经进入历史的博物馆了,我却执着地拿起笔。
我用笔写家书,不是因为我字迹的漂亮,相反我的字有点怕见人。我写家书,工工整整,一笔一划的写,我想当我的亲人看到信时,想象我在写信的情形:我写了又改,改了又写;认真的做每一件事,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在学习之余,在家书已经绝迹了时代,用家书表达着我想表达的东西。我把家书看成是给情人的礼物,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我要选择那些和家乡方言接近的言辞和父母诉说,我要写正楷,免得父母要猜我的字。没一次家书,我感觉对自己的做事为人都是一次无形的自我教育。
我写家书,因为我知道书信可以用有形的字迹,来保存思想和情感。我们无法看到曾国藩本人了,即使在梦中遇见,也听不到本人的教诲了,然而就是文字,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和他相遇,听着这位长者哲人的教导。讲话是瞬时的东西,一闪既逝,而文字我们可以随时翻出来,反复地读。记得父母常常拿我们孩子写的信给亲人邻舍看,让他们知道我家的喜悦,让他们听我诉说着外面的世界和生活。可惜我的父母不会写信给我,因为他们的文化和生活的匆忙,所以我反过来写信给父母。
我是个坚决的向往未来的人,愿意为未来付出我的一切。可是在写信的时候,我会展望未来的同时,去回忆过去,去总结过去,让曾经的温情来勉励自己。我在想,当年写字读书的时候,没有按照老爸的要求,坚持和书隔一定的距离,所以今天学者的愿望没达到,眼镜却戴了一副,而且度数越来越高。父亲当时悄悄地到我近旁提醒,有时在我的头上敲几下,要我注意视力。我的今天肩可以挑手可以写嘴能够说是得益于当年的家庭的严格要求。回忆中,我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了。
我太爱数学和哲学,崇尚生命的理性,在人生的追求中,有时有点不近人情,有些虐待自己的趋势。然而书信尤其家书中,我也会拨动感情的琴旋,让我的感情如骏马般奔腾,其中的一些就会洒落在纸上,便是文字。我孤独孤傲的心灵在此时笼罩在温馨中,释放的情感我的心灵为之放松。
家书让我学会了体贴人,走向生命的成熟。其实独自求学在外,个中苦楚难以言说。然而我在写信时候,总是象我们的新闻一样倾向于把光亮的一面展示与人。我把自己的苦难和生活中挫折统统在记忆中抹掉,留下的全是我是如何奋斗如何顺利和取得多少成绩。我知道父母因为命运在山中留守,过着艰苦的日子;而为了我们兄弟的成长又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所以我骄傲的是我生命中的精神食粮绝对是一流的,因此成了我人格的内核。我不愿意让父母担心我在外的日子。个人主义的我从对待父母中学会了体贴,逐步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每次家书要专门给奶奶开专页。奶奶喜欢我们后人写信给她,尽管她不识字,但我们后代念给她听。奶奶只会一句:水平有限,下次再谈。不过在奶奶的这一句话中,我知道人要学会谦虚,她的这句教导我也会在写信和其他场合变化着用。奶奶已经成了仙人,凡间的声音不知您能否听得出来。奶奶的离别,让山中这么旷野的地方,只留下爸妈在看守。
总是思念那寂寞人烟不多的地方,在城市化进程的今天,我那故乡已经离开了历史主流。我在想那山中的树木丛丛,白天也只有星光的林间小路。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您有些害怕,可是您总是在我们面前装出什么都不怕的样子。我知道我没什么可以安慰您,我只记得您要多认识字,而今孩儿的字已经写给别人看了。我想因为您们,我想坚持坐冷板凳,一方面学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知识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果说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父母过好一些的日子,安享晚年,所以惟愿您们保持好的身体,等我第二次学成来报答。
家书还是要写的,现在主要是和父母交流,向父母汇报思想和生活;而往后也许是对爱人的思念,也许是傅雷般的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