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1bqg.com,最快更新dewbaby文集最新章节!

    通向灵魂之门

    现在是2002年的4月。我从西藏回来整整一年了。

    在这一年间很多人问起我的西藏之行,我都不知道如何去准确的回答。那种感觉和体验是无法形容出来的,没去过西藏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今天,我写下这些,那些日子里遭遇的人和事都将被长久的记住。

    2001年4月1日,星期六,愚人节,上午9:00。

    电话铃骤响,我睡眼惺忪的接起,电话那头是兴奋声音:快起来,西藏去不去?

    闻之如一声惊雷。

    西藏曾是我少年时代的一种信仰,向往那里的蓝天,牛羊成群,还浪漫地想过要嫁个康巴汉子。大学毕业支援西藏的理想被体检涮下后,一晃工作经年,人变得现实,西藏成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梦。这样的季节里,这样的早晨,接到这样的邀请,不是不意外的。

    从床上一跃而起,确定这不是玩笑,心情复杂,有接踵而来的激动、犹豫、可行性高低甚至还在那个短短的几分种里还闪过了奖金、考勤等念头。

    我有2个小时的考虑时间,朋友在电话里嘱咐我。他是个摄影师,替人做雪域的外景,原本同行的人突然不能去了,于是我多了这个机会。

    兴奋占了主流,打了电话告之好友和男友,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前者告诉我要省钱而且我没有假期,以我当前的开支的确支付不起这笔旅行的费用,而工作即将动荡不安,我的确不能有造次的举动。后者宁可希望我塌塌实实地谋划着生计不要有太多混迹天涯海角的痴心。

    心倏地凉。的确,我是面临着很多危机:竞争剧烈,社会潜流动荡。隔膜,背弃,困顿,疲惫。26岁以后生活里毕竟多了责任,不可以太任性。

    淡淡的和父亲说,有一个机会可以去西藏,但是旅费和假期都是问题,我想也许会放弃,也许我只是叶公好龙。

    沉默着,父亲只说了一句,无论如何那曾是你想了10年的地方。

    是的,我曾经幻想了无数次的地方,我已经26岁了,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去,那么以后生活喧闹,事务冗杂,我更不会有机会去了。而且我现在伸出手就可以摘到我的梦。

    定机票。

    办边防证。

    筹钱。

    联系西藏旅游局驻上海办公室。

    买登山鞋、压缩饼干、方便面、罐头、睡袋、胶卷等n多的零零碎碎。

    找资料做出游的功课。去银行兑换纸币角币。在药店搜罗各类药物。

    向老板请假,并威胁地告诉他即使失去这份工作,西藏我也是一定要去的。

    4月4日,我上路了。

    上海-成都。

    我最担心的是会由于高原反应不得不进高压氧舱被送回。所以在成都住了一天,上海是0海拔,成都的海拔将近2000,冲了自藏旅驻沪办拿回的高原安服,早晚一天两次,不敢有什么轻视。去拉萨的飞机是第二天早上6点多的,藏区的天多变,一天中只有大清早有飞机能飞。住在双流机场的宾馆,四处闲逛,遇到了很多同机去拉萨的人,大多是老外,来自五湖四海。攀谈着,很快熟了,结伴。

    4月6日,终于降落在贡嘎机场。

    下飞机,阳光很刺眼,首先做的是深呼吸,没有任何异常。血红蛋白结合的还是飞机上常压的氧气,究竟会有什么反应,要到1天后才见分晓。

    拉萨的机场不大,狭长,一侧是山脉。这就是我魂前梦绕的地方。天很蓝,有窒息的干净。

    我的装备很简单,一个双肩的登山包,一个可以携上飞机的行李箱。省却等候托运行李的麻烦,我们很快找到了车去拉萨市。一路无语,只看风景。沿途的山壁上有一处壁画和佛像,我们贪心的快门按个不停,但是不久以后就觉得自己真可笑寡见。

    拉萨和上海没有太多的区别,只不过楼不如上海高,车不如上海多。上海能买到的东西,拉萨也都有,满大街都可以看见网吧和洗头房。一件运动服一件牛仔衣走在阳光下还显微热。

    住在八廓街附近的香巴拉,离开大昭寺很近,1999年建成的3星宾馆,很干净,服务也很好。香巴拉是梵语,是一切生灵和睦相处的地方。大厅有ip卡电话机,报平安,为减轻一切不必要的负担,我的手机留在了上海。在整个西藏基本上只有拉萨和日喀则可以使用中国移动的手机,但是神州行却不可以。

    和我同屋的是个美国华裔,随丈夫来上海工作已经2年。很友善,舍了丈夫和子女在家一个人来西藏玩。房间有简单的饮料吧,也有红景天和高原安。稍做停留,就按耐不住兴奋,拉了朋友就上街。

    不太习惯的还是阳光,在上海我是昼服夜出的动物,曝露在阳光下象被晒焉的草。拉萨有日光城之称,晚上8点太阳才下山,比上海有1个小时左右的时差。

    八廓街乍看和丽江的四方街差不多,但是大气和粗旷。集市上,人的穿戴各异,汉人,回人,藏人,金发碧眼的,洗头房门口还站着穿肚兜的女子,看不出民族。空气里是浓浓的奶腥味,寻四周,有包裹在牛皮里的酥油卖,露天的堆放着,平整的切口,一片片的现切现买。也有真空包装的yakk butter卖,5-8元不等。经过一个小桥,突闻清香,低头看,有磨细的绿色粉末在油布上垒成小山,用汉语问,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藏族老人说这是青稞。呵呵,青稞,想起红军长征时候和的面。

    处处新鲜,摊摊留恋,还没走近大昭寺,已经饿了,看表,早过午时。在香巴拉对面的snowland吃饭,中、西、藏、尼、印餐很齐全,环境也很不错。环顾四周,就餐的大多是同机的老外,于是齐齐挪到一个长桌坐下。翻菜单,关于蔬菜的英语单词只知道murphy/tomato/vegetable,肉类倒还知的详尽,招来服务生问,居然听不懂汉语,一脸苦相的时候看到team food list,如遇救星,大赦般的点了尼泊尔餐,由得他们去配套吧,总比我前菜主菜胡乱一通的好。朋友点了印度餐。

    菜上来,象玩起了过家家,彼此交换着食物,印餐的咖喱,尼餐的辛辣,藏餐的清淡,印象深刻的是一种烙的内松外脆的饼,手撕着醮淋了橄榄油的酸奶,唇齿芬芳,现在都记得。

    出得餐厅,在街边试带摊上藏人的帽子,朋友frank举着相机瞄准我,笑,却见他大惊小怪的看着我。冲镜子一看,脸浮肿,象挨了人打。天,高原反应开始了,我乖乖的回宾馆睡。

    醒来已是晚上7点,正是拉萨的傍晚。心下余悸,到底来一次不容易,不想被人送回成都,在街角的餐厅吃了藏餐回来不敢洗澡继续睡。

    夜很静,感到头开始有微微的涨,听见自己清晰的心跳。翻个身,室友也未睡,说气紧。倒了水给她,相视一笑,继续强迫自己休息。

    8点天亮。头疼已减,伸展四肢,无一异常。我已经过了适应期,活动自如。

    去拍frank的门,门开,见脸发紫欠睡摸样的他,高原反应,他倒下了。阿司匹林,从国人的剂量吃到老外的剂量,仍不见好转。只得让他在宾馆里卧床。

    独自去了大昭寺。门口见到很多虔诚的朝圣者。暗红的衣服,绿色的背囊,手执木板,一步一行礼。双手合十,自上而下,分五级,匍匐于地,唵嘛呢叭咪吽。在电影里已经见过多次,却仍被这样的信仰所折服。我不知道他们是行了多少路,用这样量地皮的身姿走到这里。大昭寺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有典型的唐代和印度建筑的风格。殿高4层,沿阶而上,见金碧辉煌的顶,在日光下,显得至高无上。寺内奉贡释迦牟尼的像,据说是文成公主入蕃时带入的,在藏人心中有无比神圣的含义。远远地可以看见布达拉宫雄伟的一隅,请人为我留了影,下楼,见到有藏族的老妇坐在台阶上转经纶,藏人相信来世,转一圈就等于颂一边经,满10万次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堂。在她的脸上,我看到了时间的年轮,深深地刻着风霜和紫外线。扎西德勒!

    在八廓街里迷魂阵般的绕了半天,总算找到了小昭寺,香火和规模明显少于大昭寺,有刻着狮子或者仙女脸的掾。去时正赶上喇嘛在颂经,进门前,得了一条哈达。和汉人的佛寺不同,喇嘛的经念得抑扬顿挫,念个三两句,就从红色的僧袍里拿出一个小铜鼎,用食指抹一圈酥油放到嘴边舔。另有个喇嘛轮个在发人民币,一人三十,看的我好奇心四起。

    日落前,又雇了人力三轮车,拉着我在拉萨市内晃悠,去了几个商场,怎么看都和内地的城市没有太多的区别。这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汉化城市了,2天下来,我有点失望。

    新的一天,游布达拉。

    前一天晚散步的时候,我已经走过这里。印象中的布达拉宫应该坐落拉萨的红山上,门前有圣洁的人工湖,倒影着红白相间的宫殿。已非。为了迎接千僖盛年,布达拉前的圣湖已经被填平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广场,时髦现代的路灯和高处的布达拉宫殿呼应,我们再看不见蓝天红白墙绿波荡漾的圣洁光辉,无语只悲。

    frank前一天在拉萨医院吊了半天的盐水,勉强象个人样。一起步行从后山上了宫殿。虽然遗憾再也见不到湖水中美丽的倒影,但仍然赞叹它的美丽。每一个藏人走过去,都会往酥油灯里添自身携带来的酥油,大多人还背着米袋装着白米或者青稞,路过神像,祈福,然后小心的盛出粮食奉贡。旁边有导游说,布达拉的酥油灯自它建立以来没有没有熄灭过。1400多年,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啊。

    大殿被分割成大大小小1000多间,很昏暗,几乎全靠摇曳的酥油灯照明,摄像和摄影都需要另外收费而且不菲,这使我们很不悦。空气里仍然充斥着yakk butter的浓烈的味道,见到僧舍可供参观,欣欣然去,却被告之不接待女客。frank去参观的时候我随便的逛。朱漆金壁,琉璃绿松,蓝天白云。郑钧唱过,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拉萨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抽象的信仰如果需要一个现实的土地作其故土的话,的确没有任何地方比的上西藏。

    午后驱车去了北郊的色拉寺。修建时由原野上长满盛开的野玫瑰“色瓦”而命名。登山,满眼都是色彩斑斓的岩画,比之拉萨的喧嚣和布达拉的热闹,这里更多了一份平静。参观了他们的厨房,想着似乎在哪本资料上看过,喇嘛不吃庙里的东西,由自己或者他们的家人养活,多了份庄重。与一个小喇嘛闲谈,14、5岁,红色的僧袍,半穿半挂在身上,蓄很短的发,能说的汉语非常有限。chapels里列的画的和布达拉没有太明显的区别,无非前生今世未来,地狱天堂轮回。frank非善男,我亦非信女,却笑不出,过去的过去我们各有各不同的心事,未来的未来我将同样操劳着琐碎的都市生活。

    寺顶,见到不远处的高地有天葬台,每天早晨都开放,看过关于天葬的文字记录,天葬师在切割前会念咒起舞,然后把尸体切割成小块小块散开。出席天葬人数为4,似乎不能有死者的家属,也不允许生人观看。我用长镜头拍了,有秃鹫在回旋的飞,看不大真切。

    在哲蚌寺里一个人乱转,寻出发前妞让我找的酥油花。在神龛前探头探脑,被一年事略高的喇嘛叫住,慈祥的问我自哪来。shanghai。他说他听说过上海,问我西藏好玩吗?好,天地三尺间。问什么是酥油花,破例的带着我去后殿,看到供桌上的如灵牌庄的物事,白色底,上面有彩色描绘的花纹。喇嘛用海螺盛了些水给我:holy-water,喝了大半他又教我抹在前额。队友陆续寻来,挥挥手,告别。

    frank依然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第6天,我们还是逗留在拉萨。我也趁机好好的休整,为明天开始的长途跋涉。参观了西藏博物馆,颠簸了半天去看了一个藏毯的制作工厂。但这一天最后的所见,却让我被强烈的震撼了。

    拉萨盲人学校。成了整个西藏之行中最闪光的纪念。

    穿街走巷找到那里。

    7年前,2个从德国来的年轻情侣来到这里,用他们的积蓄和双手建造了这所盲人学校。免费收养和教育盲人儿童,还有孤儿。

    一层半的民居,还有半层是在地下的。摸着墙,小心的沿台阶走下,暗,潮湿,掩鼻。

    见10多台盲人打字机,原是他们的教室。学英语,学汉语,学唱歌。

    灯光昏暗摇曳,下午1点,仍看不清楚什么。随一想,有没有光其实无所谓,他们并不需要。

    上到1层半,学生住上下铺,简陋,但是干净。

    德国情侣已成夫妇,单独住一个房间,泥土为地,几个箱子就是椅子,床上铺扎手的藏毯,有酥油的腥气。桌上有p3的笔记本电脑。卧室兼办公室。

    他们拍风土人情,印成明星片印成t恤,义卖,还有亲友们的馈赠来维持学校的供应。

    一整个下午,我和一群老外逗留在这里。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和他们嬉戏。

    无法离去。

    比天空更纯净的,是人的心灵。

    一早起来,雇了吉普车,车况非常好,丰田4轮驱动。离开拉萨越来越远,半个小时以后,是真的体会到了天蓝地旷。同车的tony问,你可去过拉斯维卡斯?高速公路的两边都是漫漫黄沙,但等你到达那座建立在沙漠中的璀璨的城市,那是一个奇迹。听的我心中有愧意,每个城市都在发展,而拉萨的今天更是比别人更艰难的建设才有的。

    途中很少喝水,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前后观望,有5、6辆车同行。同车的还有一个藏人向导,能说不流利的汉语,一路沉默,偶尔和tony用英语聊天,话题是很多年前大陆禁演的电影7 years in tibetan。听的出老者对汉人并不友善,这点在拉萨我已经感觉到了,对藏人来说,我们不是什么上海人,北京人,广州人,而被统一的称为汉人。但是他们区分英国人,美国人或者德国人。

    在浪卡子的藏餐厅吃的午饭,很习惯性的点了egg fiy rice,被一旁的美国男孩拦住,微笑着说,趁现在还可以挑选不如选些其他的食物,以后的旅程里有的你吃蛋炒饭。是的,还可以挑选,大致也逃不出fiy rice,noodle还有momo之类。藏人的momo就是我们的煎饺,仍然承习藏餐的清淡,只加了盐巴和葱蒜的羊肉和牛肉特别鲜美。酥油茶在德钦就已经尝过,并没有别人所形容的难以下咽,如我们平日里喝的奶茶加点盐。但是这里的酥油茶却是甜的,一番求证后总算明白,sweat butter tea和yakk butter tea是不同的。

    转山的时候看到山下海拔4000多米的羊卓雍错,那一湖的蓝,慑人心魄。藏人几乎都是不吃鱼的,和人打趣着说如果把这湖的水抽干,留下鱼层几十米,我们这些人这辈子都吃不完。

    仍是颠颠簸簸的车行,一路上有大大小小堆砌的玛尼堆,稍大的上面就飘满了五彩的经幡,偶尔见到有朝圣去的藏人,转着经纶,顺时针绕玛尼堆而过。红色衣服已经陈旧,并泛着油腻,可以看到夹层的羊毛卷着边,瘦,肤色黝黑。但是映在这蓝天下,美,而且成了一种信念的力量。

    傍晚到达江孜。江孜的赛马全藏有名,可惜我们去的不是时候。

    天黑前,参观了白居寺。建筑风格非常独特,传说是由拉萨的活佛定了模型,用酥油制了送往江孜,路上日晒厉害,融化了一半,白居寺的僧侣却不知,于是依样建了这个寺庙。听的我大笑不已。走着黑暗狭小的木梯上佛塔顶,仍然可以看见一个接一个小小的chapel贡着各色的佛,有哈达,有长明的酥油灯,集布敦、格鲁、萨枷等教派于一身。回廊上看见远远小丘顶上的城堡,想起红河谷里邵兵最后点燃了导火线,有肃穆的悲壮。

    夜行,宿白朗。天很近,星星仿佛只在头顶。安静,感到自身的渺小,突然想哭。

    frank依然半昏睡的状态,却无论怎样也是不肯回成都的。晚餐还是以肉类为主,嚼得牙龈发肿,想起车上还有临行前钢琴老师执意要我带上的10斤黄瓜,嫌重,只背来了一半,却成了救星。

    醒来已是浑身酸疼,仍然维持着早晚各洗一次澡,湿着头发把行李扛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